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大唐锦绣 > 第81章 长安,庞景之来了

第81章 长安,庞景之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安西的晨风裹着碎雪粒子,刮得人面颊生疼。庞景之将玄狐大氅又裹紧三分,衣下透出的寒气仍顺着脊椎往上爬。远处沙丘起伏如巨兽脊背,官道在灰蒙蒙的天色里蜿蜒向东,像条褪了色的绸带。

"世子,暖暖手。"亲卫递来铜制暖手炉。

他摆手推开,铁护腕撞出清脆声响。安西男儿不需要这些暖阁里的物什,就像朝廷不需要边关的急报——回纥屠得三个屯所,尸骸还埋在雪里时,长安已准了胡商使团入京。

马队转过鸣沙隘口,日头突然毒辣起来。铁甲片烫得能烙饼,黄沙钻进锁子甲缝隙,磨得皮肉生疼。

庞景之眯眼望那连绵沙丘,恍惚看见十二岁那年,父亲庞充的帅旗在龟兹城头折断。那时他就明白,安西的生死从不在战场,而在八百里加急能否赶在政事堂的香炉熄灭前抵达。

自那之后,父亲蜕变成了一名政客。

他勒紧缰绳,目光沉沉地看着延伸向东的官道。

这条路,他走过不止一次。

从安西向长安,数千里路程,他早该习惯,可每次走心境都不一样。

去年秋后,回纥人又一次南下劫掠。

庞景之亲眼见过那些烧毁的村寨,断壁残垣,焦土之下还埋着未曾入殓的尸骨。回纥人杀得狠,掠得多,可依旧派使团踏入长安,参与那场风光无两的“丝路珍物大展”。

想到这里,他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冷意。

他清楚圣人的心思——相比于外敌,陛下更在意的是那些拥兵自重的节度使。闽南、江南、川蜀,各地割据之势渐重,兵强马壮,盘踞一方。相比于权利集中,边陲之地死几个人算得什么?

朝中的那些士大夫呢?他们口口声声“攘外安内”,可等到真的要拨银子养兵时,一个个比谁都躲得快。对于他们来说,外敌劫掠的安西,不过是天高皇帝远的事,远不如长安城里的争权夺利重要。

庞景之将缰绳一抖,身下骏马嘶鸣一声,步伐加快。

他此行进京,肩上担着几桩大事——

一是入宫面圣,汇报近期安西都护府各类事项与近况。

二是呈递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联合团练的奏疏。西陲战火未息,两镇联手才能稳住局势,可若无朝廷支持,光凭地方之力,终究难以为继。

三是请求安西四镇赋税减免。战乱未平,百姓流离失所,征税无异于割肉。朝中定然有反对之声,他势必要在殿上与户部据理力争。

四是讨要军备钱粮。安西兵卒作战惨烈,战马、甲胄、棉衣、粮草缺一不可,而户部的算盘向来打得精,若没有十足理由,怕是连一个铜板都不愿松手。

他眯了眯眼,隐约能预见这趟进京将是一场阻力重重之行。

马队一路向东,庞景之的目光扫过队伍中一辆马车,车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十箱木匣。

这批东西,是回纥秘浆。

他嘴角微微一抽。这玩意儿,是他表妹庞三娘托他千里送回长安的。

想到自己的表妹,庞景之无奈地摇了摇头。安西战事吃紧,他满脑子是兵甲粮秣,长安的佳人们心心念念着浆洗织物的秘方。

回纥秘浆,乃是回纥王庭秘制之物,能让羊毛织物挺括柔韧,极适合用于大氅上浆。表妹擅经营,手上有些铺子,其中最挣钱的好似是个布匹店。这次她想方设法打听此物,又特意托他帮忙带回,不知道是在作什么妖蛾子。

庞景之并不反感庞三娘的行事作风。他幼时,父亲庞充刚承安西都护之职,当时情况复杂,不便带着妻子儿女,因此将他放在了清河老宅寄养了几年。

恰巧,三娘也寄居在那里。她的父亲并非嫡长,家族枝繁叶茂,兄弟姊妹众多,自幼周旋于错综复杂的亲族关系中。她的母亲虽被敬重,却受限于夫君的地位,稍有闪失,处境便难免受挫。庞三娘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学会了看人行事,也学会了如何在礼法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

她性格冷静,做事果断,善于权衡利弊,不轻易依附旁人,却也不逞强争胜。她既有世家女子的端庄与沉稳,又有商贾之家的精明算计,心思通透,步步为营。

甚好!这世道,世族大家好似高高在上,实则已日落西山,哪日倾覆也可能是弹指一挥间。

只是,他这一路东行,隐隐觉得,此物或许不只是庞三娘在关注,甚至不止是商贾在关注。

黄沙漫漫,驼铃清脆,庞景之望着远方的天际,不由得轻哼一声,唇角带上几分意味不明的笑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