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蹲在池塘边,正专注喂鱼,没在意身后有人“心怀不轨”。
突然,魏九安将石子扔出去。石子掉进水里,鱼吓得够呛,顾不上吃便散了。
孩童恼怒,回头道:“是谁!”
魏九安哈哈一笑,道:“我。”
孩童气得不行,也幼稚地捡起石子朝他扔去。但魏九安立刻躲开,并没砸中。
魏九安笑道:“不公平吧?我砸的是鱼,你怎么还砸上我了?”
孩童愤恨道:“我家的鱼!你砸它就相当于砸我!”
魏九安搬出老夫人,道:“这还是我阿娘的家呢,当家夫人是我外祖母,我砸这鱼还不成?”
孩童一时气急,也就口无遮拦,骂道:“谁知道你娘是谁!你娘的家又不是你的家。再说了,你是哪个街角被我祖母救济的纨绔也不一定!”
魏九安一怔,随后语塞,也确实不知该说什么。
孩童虽然有些生气,但也是懂分寸的。魏九安只是用石头惊了鱼,但一时气血上头就攻击对方出身也确实不好。
孩童走近几步,道:“呃……对不起啊,方才一时气愤,我说话不过脑子的。”
魏九安一笑,道:“无妨,我也该道歉才是。”
白羽尘从凉亭走过来,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也很开心,弯腰对孩童笑道:“方才在宴席上没瞧见过你,你是哪家的孩子啊?”
孩童摸摸鼻子,对白羽尘道:“这位哥哥瞧着面善,比扔石子那位好多了。”
魏九安:“……?”
白羽尘笑道:“啧,这话怎么说?若真论起来,那位哥哥与你还有几分血缘关系,只是年少爱玩闹罢了,怎么就不如我好了?”
孩童撇撇嘴,不吱声。
魏九安从荷包里拿出一块糖,弯下腰递给他,道:“诺,给你的,就当我给你赔罪,原谅我吧,小公子?”
孩童还是接过了糖,态度也好了不少,道:“你到底是哪位哥哥?我从没见过你。”
魏九安道:“我今日也是第一次来易府,你自然不认得我。”
孩童果真得了好处便心情明媚,笑道:“我叫易溟,交个朋友?”
魏九安笑道:“好好好,吃了糖就认我是吧?”
易溟道:“快说你的名姓!”
魏九安道:“我姓魏,魏九安,表字子矜。”
易溟思考一阵,随后叹气道:“可惜了我还没有表字。按照年纪,我还该称你为兄长呢,不错。”
魏九安笑问:“怎么个不错法?”
易溟笑道:“我们这一辈里数我年纪最长,只有一位表姐,还真没有哥哥。”
易溟抱住魏九安,道:“魏哥哥!方才那块糖特别好吃!再给我一块!”
魏九安道:“我也就一块!”
这时,白羽尘从荷包里拿出一块糖,笑道:“是这个吗?”
魏九安:“啊对对对,阿溟你看,这位哥哥有糖!”
易溟边吃糖边道:“不知这位哥哥姓甚名谁?方才我听下人说我爹还同你说了不少话。”
白羽尘笑道:“我姓白。”
易溟想了想,道:“当朝皇族便是白姓,不过看你衣着简朴,实在不像帝王,倒像个闲散王爷。”
魏九安哈哈一笑,也没揭穿。
白羽尘今日并没穿绣有龙纹的皇袍,小孩子认不出也是自然,只是细想想,还是想笑。
这时,长廊传来一阵笑声。
“各位在此,真是叫我好找。”
魏九安循着声音看过去,正是那位苏池畔唱曲的姑娘。
魏九安见了好友,自然欣喜,笑道:“姑娘怎地在此!真是有缘!”
白羽尘倒是没太诧异,面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魏九安笑着介绍道:“羽尘,这位便是那夜在苏池畔遇见的姑娘!她唱的曲子可好听啦!”
白羽尘看向女子,道:“怪不得。”
女子倒是面上有几分惊慌,道:“竟不知皇上在此。”随后端正行了礼,道:“臣女失仪,皇上恕罪。”
白羽尘思虑一番,随后笑道:“无妨,既是子矜的好友,便也是朕的友人,无需多礼。”
女子微微笑道:“能得皇上抬举,臣女喜不自胜。”
魏九安倒是更加没心没肺,笑问:“姑娘怎么在此处?”
女子笑道:“我也是这家的人呀,家母易云华,家父宋楠。今日听闻皇上要来,便也从父亲那儿过来了,却不想能遇见魏大人。”
女子笑道:“还没恭贺皇上和魏大人的新婚之喜,在此贺过了。”
魏九安笑道:“多谢姑娘!”
白羽尘思索一番,道:“宋楠的女儿,宋翊璇?”
宋翊璇笑道:“正是臣女,劳皇上还记得。”
魏九安道:“怪不得姑娘一直没告诉我你的名姓,原来等着今日。”
这时,易溟也听懂了,惊道:“难不成你真是皇上?”
白羽尘挑眉,道:“我也没说过我不是。难道真的要自称‘朕’,你才能认出?”
易溟努努嘴,有些尴尬地道:“好好好,算我眼拙。”
宋翊璇笑着拉住易溟,道:“皇上莫要见怪,我这弟弟从小便口无遮拦,若是有冒犯之处,臣女这个做姐姐的,替他向皇上致歉。”
白羽尘摸摸易溟的头,笑道:“阿溟是个很可爱的孩子呢,日后若是他父亲愿意,我也想多带他入宫来玩。”
宋翊璇笑道:“这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怕小孩子吵闹,别耽搁了您批奏折。”
白羽尘听出了她不愿让易溟进宫,微眯了眯眼,面上还是笑道:“无妨,正好子矜也和阿溟玩的来,把孩子带在宫里养着也好教导品行,日后若是入朝为官或子承父业,也不做那剥削百姓的事,不是吗?”
魏九安听出了白羽尘话里的针对性,虽然不解,但白羽尘手里若是得了什么消息,自然是十分真实的,当然可信。
宋翊璇笑着,却不说话了。
这时,魏九安笑着拱手道:“本想多与姑娘聊聊乐曲的,可惜今日实在是不胜酒力,恐怕要先行告退了。”
白羽尘明白他在给自己找台阶下,自然不能辜负了,也道:“那便日后再说。宋姑娘待会儿回席上,劳烦和老夫人告罪一声,我和子矜先走了。”
易溟笑着摆手,道:“二位哥哥慢走!日后我去找你们玩。”
白羽尘朝他一笑,道:“甚好,回头去你魏哥哥那儿吃点心。”
易府外。马车候着。
见白羽尘拉着魏九安出来,安烬上前一步,躬身道:“皇上,现在回府吗?”
白羽尘看向魏九安,道:“可要在京中转转?”
魏九安摇头,道:“午后身子乏得很,懒得走,不如晚上出来?”
白羽尘想了想,道:“也好,只是今儿晚上可能有雨,回头等天晴了,咱们晚上出去看星星如何?”
魏九安笑道:“也好。”
圣辰宫。
白羽尘低头批着奏折,魏九安本应在外头当值,但阳光实在大,白羽尘体恤侍卫们,就叫当差的侍卫都守在房檐下,额外叫魏九安进屋陪他,美名其曰伺候笔墨。
魏九安给他磨着墨,问道:“羽尘,方才你在易府同我说的商铺之事,是怎么一回事?”
白羽尘批完一本,将奏折合上,揉了揉手腕,道:“几年前的旧事了,之前一直被宁太妃压着不让提。”
白羽尘伸手揽住他,道:“墨够了,你歇会儿吧。”
魏九安顺着他的力道坐在他腿上,道:“你接着说。”
白羽尘只好接着道:“我那时候刚登基,宁太妃急切地想培养一个傀儡,自然是什么事都不让我知道。后来偶然一次,我听见洒扫宫人议论,说京中的商贾易氏手脚不干净。”
“虽然当时我可支配的人不多,但安烬还算忠心,我就让他去查,结果还真查出了些东西。”
魏九安急道:“什么?”
白羽尘道:“子矜,你可还记得大梁刚见过那几年西南干旱?”
魏九安的父母和兄长都死在那场旱灾的逃荒路上,他自然印象深刻,这辈子都不会忘的。
白羽尘道:“当时西南颗粒无收,但易氏却在那时抬高了粮价,以至于那么多人因为讨不到米粮而生生饿死。”
怪不得……怪不得谢羌所描述的云滇人吃人,怪不得那么多人放着安定的生活不过也要逃到北方。
当时的燕康帝征战四方,平定四海,自然没太多注意过市场上的问题。
白羽尘一手揽着魏九安,另一只手拿起毛笔蘸了蘸墨,道:“但是呢,如今我有了些实权,自然是可以查此事了。”
魏九安道:“易府不是人人经商,难不成你是看出了当年抬高粮价的主谋?”
白羽尘点头,道:“不错。前几年我粗略查过,查出是易氏那位老夫人、也就是你外祖母唯一的那位儿子——易醇。今日我一过去,你在里屋同老夫人说话时,我便开始试探。我与他聊了些易家名下商铺标价的问题,并且问他是涨是降,他说出的数字比他这几年赚的银子低了数倍不止。我问具体些他就转移话题,我便觉得蹊跷。”
顿了顿,白羽尘小心翼翼地道:“子矜,若是这事真的查出是易醇的手笔,你会不会……”
魏九安丝毫不犹豫地道:“不会。百姓生计为先。更何况,这与我家人的死也未尝没有关系。”
白羽尘点点头,道:“你能这样想便好,这件事肯定会查下去,易府每个人的底细我都要知道,对咱们日后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