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象着明天清晨,咬一口夹着草莓酱的馒头,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往后的日子,有这自制草莓酱相伴,也算多了一份甜蜜。”
柳知夏正将草莓酱陶罐封口,听见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与呼唤声。
“知夏在家不?”
随着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张大娘满脸笑意地跨进院子,手里挽着个竹篮,篮中几个鸡蛋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张大娘,您来啦!”
柳知夏赶忙放下手中活计,迎了上去。
张大娘爽朗地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暖意:
“知夏,昨日你让我带回去的糖,我家那几个小的稀罕得不行,追着我问是从哪来的。多亏你想着我们,大娘可得好好谢谢你!”
说着,她将竹篮递到柳知夏手中。
柳知夏接过竹篮,又惊又喜:
“大娘,您太客气了!几颗糖而已,不值当您这样。”
张大娘摆了摆手,接着又像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拎出一个小竹笼,里面一只毛色油亮的公兔子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我记得上次你提过想养兔子,昨天瞧着你还没买。巧了,我家兔子刚出窝,这只公兔子最健壮,我就给你带来了。”
柳知夏望着竹笼里活蹦乱跳的兔子,眼眶微微发热。
来到这陌生的地方,张大娘一家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份朴实纯粹的善意,让她倍感温暖。
“大娘,这可太及时了!我正愁我家那只母兔子孤单呢。您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张大娘拍了拍柳知夏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傻孩子,咱们邻里邻居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往后有啥难处,尽管跟大娘说!”
柳知夏忙不迭地点头,拉着张大娘往屋里走:
“大娘,快进屋坐!今天时间还早,王大叔还没把东西拿回来呐。”
张大娘看了看,问道:
“知夏,那你现在有啥干的没,我现在先干着。”
柳知夏闻言,目光在院子里稍作停留,旋即落在还未收拾的松蘑和堆满灶台的锅碗瓢盆上。
她略带歉意地看向张大娘,白皙的脸庞浮起一抹红晕,笑着说道:
“大娘,您来得太是时候了!我刚从山上采回这些松蘑,本打算处理,又惦记着灶台上这堆锅碗。正愁忙不过来,您就到了。”
柳知夏一边说着,一边将张大娘领到厨房。她轻轻捧起装松蘑的木盆,盆里的松蘑伞盖厚实,带着山林独有的气息,表面还残留着少许湿润的泥土。
“大娘,要是您不嫌麻烦,能不能帮我把这些松蘑切成片?我这就去把碗洗了。处理完咱们一起把松蘑下锅炒,香气一出来,保准馋人!中午您可一定得留在家吃饭,尝尝我的手艺。”
说完,柳知夏麻利地卷起衣袖,露出纤细的手臂,端起灶台上的脏碗碟走向水缸。
张大娘看着柳知夏风风火火的模样,脸上笑意更浓,轻轻摇头打趣道:
“你这丫头,跟大娘还这么客气。行!这点小事,大娘拿手。”
说罢,张大娘熟练地系上围裙,在水盆里仔细洗净双手,又从刀架上取下一把锋利的菜刀。
她坐在小板凳上,将松蘑一个个拿起,动作娴熟地切成薄片,每一片的厚度都恰到好处。
厨房内,只听见松蘑与案板碰撞发出的“哒哒”声,以及柳知夏清洗碗碟时的“哗哗”声,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温馨的生活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