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顾公子囤货记 > 第64章 脱离顾家

第64章 脱离顾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作为竹园地位特殊的客人,何大夫的日子过得滋润无比。

守着整整一箱世所罕见的医书,对于一个医者,做梦都会笑醒。

自身医术的精进,通过有伤病的仆人好转情形快慢便可见一斑。更何况,何大夫来之前,医术便是公认的精湛。

因此,表面上看起来,获益最大的是得到何大夫诊治调理的仆人。

全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性情,最感激的是顾月霖,但自家少爷有非富即贵的益友在侧,衣食住行需要用到他们的地方不多,切实地报答只能是尽心竭力且长久地当差。

何大夫就不一样了,毕竟是客,又不是能全然照顾好自己的习性,平时需要人帮衬的地方不少,于是,一个个地轮班前去尽尽心,足以保证这位良医过得舒坦。

正月十一这日,何大夫和先前一样,上午去看看正调理着的人,叮嘱几句,下午凝神研读医书。

他带来的两个徒弟,已追随多年,以前常代替他坐堂诊脉开方子,如今亦是求学若渴,过的是废寝忘食的日子。

如此一来,午后的小院儿总是静悄悄的。

听小厮通禀顾月霖到来,何大夫忙放下书,将人请到东次间,亲自沏了一壶明前龙井,陪笑道:“我常年喝这茶,还望公子多担待。”

“哪儿的话。”顾月霖笑微微地观色、闻香、品尝,赞道,“这手烹茶的好手艺,属实难得。”

何大夫眉开眼笑,“公子抬举了。”

与谁越熟稔,顾月霖越是开门见山的做派,当下直言道:“我前来叨扰,是想问问您,若是遇到突发的时疫,您有几分把握?”

何大夫略一沉吟,“我能有前来竹园的福气,是公子斡旋之故,这背后是何用意,也能揣测得出。这一段我着重研读的,便是所有关乎时疫的病症、方子,再采集众家之长。

“那些医书全是先人的真知灼见,我有这捷径,自觉只要是与所见相似的,三五日内便可开出对症的方子,若是前所未有的症状……所需时日会长一些。可如今要是有疫情,有九成是因雪灾而起,这种前例,在拜读的医书之中不在少数。”

没一味自谦,也没妄自尊大。顾月霖逸出心安的笑容,“如此再好不过。倘若真有时疫爆发之日,您——”

何大夫立刻道:“到时还请公子再为我斡旋一次,允我前去医治最先染病的人。竹园这边,我两个徒弟留下即可,他们资质都很好,不然当初我也不会收下。

“要是真到了危急关头,我纵然在别处,也会时时送信回来,差遣徒弟照顾好上下人等。

“这心愿,我相信正是公子意图。”

顾月霖笑了,“这样的高帽子,我像是想不接下也不成。”

何大夫也笑,“哪里。而且对您来说,可没什么好处。”

“那就这么着。”顾月霖示意他坐下说话,“一事不烦二主,迟一些我请沈小侯爷给他爹送信回去。保您周全的人手,我想请君少东家、李公子派人照应。您要是有所顾虑,直说便是,换人也方便得很。”

“不用不用,”何大夫连连摆手,“公子安排的已是最妥当不过,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情形,也不及此。”

“我尽快安排下去。”顾月霖回了书房。

这一日,无事发生,之后几日亦如此。

顾月霖暗暗透一口气。

因着冰雪蓄积的寒气太重,又常阴天,寒冷的程度依然胜过往年的三九天许多。

但春日迟早会真正到来,人们都是这样想。

元宵节之前,京城热闹了几日:一些店铺陆陆续续开张,包括七风阁、暖玉阁在内的许多店家在外设粥棚,接济受灾的百姓。

只有一点,售卖布棉粮米食材的铺子,仍是门窗紧闭,个中原由也简单:

毕竟有急于求财的商户,初六便开张迎客,却是没出两日便有出自官宦门庭的泼皮无赖光顾了一家,恶声恶气不说,更要将铺子里的东西搬空。

幸好有李进之的手下介入,与之周旋之前便报到了官府,衙役到的也不慢,店家好歹是有惊无险,但次日便又关门大吉。同日开张的并不敢赌李进之的人耳目通天,能在自己遇到难处时也及时现身,便也关了门。

其他持观望态度的店铺得知这情形,更不敢开门牟利了。

本来开张就是可有可无之事。官府设的售卖日常所需的仓房越来越多,而价钱低于往年三成,小生意人也效法为之的话,赚头本就少了很多,再加上一个可能惹祸的前提,也就作罢。

总而言之,庙堂上一度闹腾的结果,是禁止了任何人发国难财。

到了元宵节当日,几条主街上亦是冷冷清清。

与此同时,京城周边三省的消息传到民间:此次灾情受灾重的省份,死亡人数高的多达两万,最少的省份也有五千有余。

而这只是当地首脑报到朝廷的,实际到底死了多少人……

天知道。

延迟了时疫爆发的时间是大好事,连带的却是让顾月霖无法判断前景。

因着死亡人数,加之读过的藏书中的种种前事,他想乐观地认为能避免都不成。

不论如何,日子还是得照常过。

顾月霖斟酌着离开顾家的事。

这是蒋氏此生的最大心愿之一,不论那个家族是好是坏,顾月霖其实都会成全她,只是她先前提出时总是不合时宜,他自然没好话。

眼下真该着手了。

正月十六早间,到正房请安的时候,蒋氏遣了室内服侍的,拍拍身侧,“过来坐,我有话跟你说。”

顾月霖从善如流,“我也有事相求,您先说。”

蒋氏笑一笑,“我思来想去,还是觉着离开顾家更好。最起码,我耳根子清净,那杆子闲人也没了连累你的机会。”

“我想找您商量的正是此事。”顾月霖欣然一笑,“我是想,与其顾家日后凭着猜忌找辙,倒不如我们实话实说,但这取决于您。”

“我有什么好反对的?”蒋氏道,“你是不是得先跟魏阁老打个招呼?不是要利用他,而是这事情本就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其日后生乱,不如当机立断。”

顾月霖很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笑意更浓,“您要是真这么想,我今日就给魏阁老写信。但写信之前,我们得好生盘算一番。”

“说的是,我是这样想的……”蒋氏将深思熟虑的话娓娓道来。

母子两个刚商量出眉目,有小丫鬟来禀:“魏阁老前来,要见公子。”

蒋氏忙道:“那你快去,别让人久等。”

顾月霖当即回了外书房。

同是局中人,所思所想总会有共通之处。

魏阁老品完茶,吃过点心,认真地望着顾月霖,“这可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监,你怎么还不张罗离开顾家?”

顾月霖莞尔,有意逗他:“这种事儿,拖十年八年也不新鲜。”

魏阁老开诚布公:“我哪儿耗得了那么久?为免万一,当尽早摒除后患。”

顾月霖照实道:“不瞒阁老,方才正与家母谈及此事,本想写信给您,请您赐教。”

魏阁老听了,心里很是熨帖,“我料想着,你不屑扯谎,更不稀罕要什么书香门第的出身。这段日子我左思右想,觉着你以前说的很对,与其瞒天过海,不如实话实说。这样一来,日后顾大太太能与琳伊名正言顺地相认、团聚。”

“若如此,晚辈不胜感激。”顾月霖道,“换子之事不如全推给温氏。温氏病重临死时良心发现,这才道出实情,说她与家母有旧怨,使得家母与亲骨肉失散,养育在膝下的孩子身世不明。这也是家母的意思,您看可行么?”

蒋氏把魏夫人完全择了出去。如此一来,温氏只是个妾室,魏阁老就算被人弹劾,他至多是个治下不严、被人愚弄的苦主。但要是带上魏夫人,魏阁老就要一直被人追着弹劾治家不严、教妻无方,连魏琳琅都要被贵妇闺秀戳脊梁骨。

“该我感激你们母子才是。”魏阁老由衷道,“顾家待你们不仁,人们稍稍留心便能看出来。而我不能确定的是,令尊病故之前,关乎产业,可曾正式留下什么话?我不想你们吃亏,便宜顾家,不管如何,倒都容易应付。”

“家父共留了三份遗书,一份在云居寺的一尘大师手里,两份在家母和我手中。”顾月霖当即取出两份遗书,拿给魏阁老看。

魏阁老当即明白了一切,对顾逊的爱子之心动容,“令尊分明死铁了心将长房产业留给你,那这事情就很简单了。择日不如撞日,我们带上这些凭据,一起去顾家一趟可好?到时你什么都不需管。”

“也好。”顾月霖派辛夷去知会了蒋氏。

君若、沈星予、李进之闻讯,一起前来拜见魏阁老,表示他们也要跟着凑热闹。

魏阁老瞧着他们,笑了一阵,“行啊,有你们在更容易成事,尤其君大小姐、李公子同时现身,凭谁也不敢出幺蛾子。”

四个异姓手足也笑。

一行人离开竹园,去往顾家。魏阁老乘坐马车,兄妹四个策马相随。

顾家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听得通禀,全懵了。那四个小兔崽子,哪个单拎出来都够人喝一壶的,结伴过来,再加上一个令许多官场中人闻风丧胆的魏阁老……顾家除了倒霉,还有什么可能?

再打怵,也得赶紧迎客。

兄弟三个一起相迎,把五个人请到待客的暖阁。

落座后寒暄几句,二老爷先向顾月霖卖好:“这一阵我都在想,要请你和大嫂回来当家做主。”倒也是实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