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札记上写着数行字迹。
腊月二十六晚。
沈长宁对沈庭瞻道,要嫁给段劭。
沈庭瞻问为什么。
沈长宁答:“无父无母,传言那里也非常不行,想必定然不能有子嗣,简言之,日子很爽。”
段劭:“……?”
他怎么不记得自己散播的谣言里,有自己那里很不行的言论,他说得不是有可能不太好吗?
再向后翻。
种种言论在眼前一闪而过。
“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
“真嫁去了,我快活这么多年,临死惨一惨也没什么大不了。”
“没孩子,钱花完怎么办?哎呀呀,您这就叫不懂何为变通,钱花完,那我就死嘛,反正也浪够了。”
段劭:“……”
他缓缓翻向最后一页。
此中言论记载于昨日。
许是昨晚时间空闲,字句不是之前简陋,用了不少文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事件发生时的景象。
上写。
方慧左右探看,推门入,问沈长宁如何看待李家四郎。
沈长宁沉思稍息:“矮冬瓜。”
也就比自己高一点点,一个指节。
方慧:“…………”
“二十八还窜一窜呢。”
她装嗔道:“你知道的,我不是说这个,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我瞧着是真不错。”
她复细心解释道:“你喜欢那位,不过是因着对方皮相过盛,这个可不同,婚后你一定会察觉出对方的好的。”
沈长宁认真脸:“我要是有这个想法,你就扇醒我。”
方慧:很好,她走了。
再不走,她今晚是真要走了。
她扶着刘妈妈的手,恍惚走出碧霄阁。
段劭:“…………”
他合上札记,沉默半息,抬头看向德七,终究开了口:“这段时间——”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觉得您和沈四姑娘非常般配。”德七毕恭毕敬地抢了话。
德七要承认,最开始自己是抱着些看热闹的心,段劭的热闹比皇家的还难遇,毕竟在许多人眼里,段劭堪比黑白无常了。
但随着单方面暗中接触,观察沈家人的言行举止,他还真觉得,沈家的这位四姑娘,和段劭挺般配的。
他抬眼,虽没说话,但意思已然透露了出去。
段劭:“……?”
谢谢。
但暂时没这个打算。
好意心领了,心意拿回去。
正要礼貌地请德七出去,同时让他不用再查沈家了,再查下去,第一个受不住的,可能是他。
德七也隐隐察觉到当前氛围有些不对,想了想,觉得还不如自己走,免得等下不仅要走,可能还会被调去别的地方,他还挺喜欢沈家房檐的。
准备转身刹那,眼睛忽然瞄到段劭身边的某样东西。
这东西,有点眼熟啊,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比如,上次段劭生病,进而诱发命不久矣的传言。
德七脚步顿停,瞄去的视线暂未收回。
段劭没理,平静看去,淡淡掀唇:“两淮正缺人,你很闲的话——”
德七:“。”
这张嘴,就是控制不住。
“走了。”
谁向那鬼地方去。
说完,人退向门口,素来良好、挂压群雄的轻功在此刻显现出了用处,顷刻间没了影踪。
屋内再度恢复寂静。
段劭随手放下札记,目光落向瓷瓶,轻笑了下,觉得德七想事还是太孩子心性,明明在北镇抚司的时间已然不短,怎的想起事来,还是这般。
他捏着瓷瓶,拔下瓶口布塞。
这里的药,确实能让他身体虚弱一段时间,并且是很长一段时间,但到底伤身,不知道能不能在他下江南前完全恢复。
谋士自当以身入局。
不然怎么瞒得过朝中上下,更关键的,是怎么瞒过宫中。
淡淡药味入鼻,段劭垂眸。
在吃与不吃间思虑的瞬间,视线再度划过德七留下的札记。
沈长宁三字涌入眼帘。
一同出现的,是沈家的境况。
沈锡死后,支撑沈家门楣的,只沈钦一人,这是个谨小慎微的,就算本性并非如此,如今也定型了,肩上到底压着一大家子的生计前程。
而且,沈家并不参与党争。
想参与也难。
品秩实在低了些。
但岂不是正好?
门楣低,但出身不低,祖上更是做过圣上面前的辅臣,最好时期,一门四进士,任谁瞧见,都要赞声诗香书礼之家。
最主要的,她对自己根本就无意。
就是,是否真的无意。
还是说是沈家特意放出的消息?
他怎不知沈家这位四姑娘,是如此出挑的性子。
一个父母早丧,自幼寄人篱下的姑娘,不该这般。
如同宫中之人,但凡被养在身侧亲自教导的,虽聪慧,但多愚晦无明,性子清越且出挑的都不会养在身侧。
半晌。
段劭将瓷瓶暂收,转手拿起札记。
-
德七转身从段劭房间走出,掉头去了人堆里,这个也是段劭来后就在他身边的。
二人对视一眼,默契凑在一起,微微偏头。
对方看他来时方向,表情一言难尽,隐隐透露出钦佩之意。
德七:“?”
咋了。
这个表情。
德七掏出二两银子递去,对方果然透露一二,等听到宫中刚要给段劭指亲后。
德七:“。”
怪不得要给他派到两淮去。
这算不算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二人嘀嘀咕咕。
对方问他方才做什么去了,德七含糊说了下,“给大人牵个红线。”
对方:“……”
他竖起个大拇指,眼角余光瞄到一袭白袍,倏然噤声。
对方神色改变的瞬间,德七就止了语。
长久无声。
德七缓缓扭头。
对视刹那。
德七恨不得动若脱兔地逃走。
段劭额角跳了跳,沉默又沉默,到底将人带走了。
德七走时还依依不舍,看向方才与自己说话的人,这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说不准段劭真要给他发配两淮做苦力。
他跟着段劭回去,脑中还在想着,等下该以什么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不舍,让他在京中再混一段日子。
下一刻,段劭开口:“你再在沈家待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