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梦跃边限 > 第24章 第四章 重组者(五)攀越

第24章 第四章 重组者(五)攀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想要做到面面俱到,真的是不可能的事情吗?

这是孟季深最头疼的问题。

夜晚,八点五十分,周和畅轻轻推开了第二体育馆的大门。

馆里还亮着灯,可已经快到闭馆的时间了吧?今天是她负责轮值关门的。她拿着钥匙,好奇地向馆里望去,是谁还在训练呢?还是劝她们早点休息,然后赶在九点前锁上门吧。

——“……再来!我今天就不信了!”

——“我说你可别逞能啊,这都快关门了,再不回去就得挨锁里头了!这一球你再接不住的话,咱可就要走咯。”

“你倒是口气不小,那刚才连接我四次发球都没接稳的是谁?云暮陈?”

“嗯嗯谁知道呢?反正不是我呀。”

听起来像是刘若瑜和陈暮云的声音。周和畅晃晃手里拴着条小红绳的钥匙,从门缝里迈进馆内。刘若瑜来不及对她进行回避,正正好好地将接下的球传到了周和畅面前。说是传也不太合适,如果对方反应不过来的话,这球估计就直接跑到人脸上了。

但周和畅反应倒是很快,轻捷地向前迈出两步,抬手将球干净利落地托回了场地内。

刘若瑜见状手忙脚乱起来,甚至伸手抱住了托来的球。

“你们还在训练吗?已经该锁门了吧。”周和畅友善地提醒道。

刘若瑜和陈暮云终于双双回过神,不仅没有如周和畅料想的那样准备收拾场地离开,反而如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一样狂喜起来。周和畅见她们这副模样,不解地再次开口提醒了一遍:

“今天我值班,得赶过来关门,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又是星期一,我早八哦。早睡早起,毕竟还有课呢。”

嗯?

气氛好像不太对啊……

这之后,今晚的第二体育馆直到将近11点才熄灭了所有的灯。

……

“唉,就是这样。有活力和有上进心当然很好啦,可我后来一直写论文写到了凌晨两点啊。我今天早八就有课的……”

第二天的中午,周和畅在食堂碰见了刚下专业课的谷瑶和张初雯,只好指着自己的黑眼圈诉苦。

“往好处想,不赖嘛。这也算给新人当榜样引路了。”谷瑶劝慰道,“不过这时候写论文干什么?也没期末周也没特别评测的……莫非你是打算?”

“嗯,我打算再考一次培优课名额。今年我想再试试看,正好也快十一月了。现在考还能赶上课程选择的ddl。”

说来话长。山河大学在面试录取学生时,会为学生的两项素养评出等级——单项成绩若在95分以上,该项便被判定为A+级。这些单项或双项成绩达到A+等级的学生,拥有参与开设在每年11月到1月和3月6月的、每周两堂的“专项培优课”的名额。

专项培优课开设的科目一共9门,包括人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高新科技、组织管理、互联网技术、综合药工化学、历史国际、生物地质学。每名学生在每一阶段都可自行选择二或三门科目研修。

这是山河为优秀学生所提供的高度专业性的培优讲堂。

谷瑶作为单项A+的培优学生,同时研修着人文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门课程。而除像她这样本就是A+级的学生外,还有相当一批学生是后来通过学校的测验批准而获得名额,从而参与专项培优课的。这些人约占培优课学生总数的40%。周和畅目前就在以成为其中的一员而努力。

要想获得名额,就要在提供足以证明自己在本专业内的个人能力或品德的材料。写论文并获得教授的推荐便是一条常见的路子。

“这么说的确快到时候了,你打算修什么科目呢?”张初雯停下筷子问道。

“高新科技和综合药工化学吧。起码专业对口一点。也许会考虑再修一门人文政治?不过这些事也要等考上了再决定,目前还只是预想。我的论文还没写完呢。”

周和畅微微一笑,颊侧的赭石色发丝柔和地轻扫面庞。

“今年的审核标准怎么样啊?说实话听得我也有点儿想考。但我的专业和培优课科目对不太上,也就只有综合药工化学一门占点边,感觉上专业课也不比考培优课差。”张初雯托起腮,犹豫地嘀咕起来,“但培优课又确实很有用……听他们说,综合药工化学的教授都是杜校长特地从京远大学和华都大学请来的退休教授呢。”

“华都京大?这下是真上档次了。”谷瑶闻言也有点惊讶,“实在不行去学校官网和校园论坛上看看吧,应该有人会提这些事。我倒是建议有机会就多修几门课,对个人和就业都有帮助吧。”

————

10月19日,伍妍在104宿舍内翻着山河大学的校园论坛。

首页,一条帖子赫然其上:

“家人们,求助!有没有上过培优课的学长学姐?修哪一门靠谱一点?本人数学系大一,个素95,个才82。实在不知道怎么挑课!”

伍妍这几天倒是在学校官网上了解到了培优课的事情。作为A+级学生,她自然也收到了学校的课程邀请。她考虑了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而后在课程表上填报了经济、社会文化和组织管理三门课程。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每个周六周日,她都要在晚上7点到九点按照课程表顺序去上这三门课。不过这不是强制性的,山河并没有剥夺优等生们周六日的休息时间。综合考虑下来,这些课程都相当有用,只是晚上的两个小时……占用掉也并无大碍吧?

她再往下翻。下一个帖子有点无聊,是学校里某些因一眼钟情而发的寻人帖子,而再下一个是关于山河猫协人员变动的公开。

伍妍向下翻,又向下翻,想去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终于。

“同学们怎么看今年我们女排校队的人员变动?”

以此为标题的一个帖子。发布时间是今天早上九点半,有一百多条回复。

不过这种帖子可能会有恶评之类的,还是不看更好吧?在划走前,伍妍又三思片刻。

还是相信一次山河吧,相信山河对学生素质的筛选,姑且一看吧。碰上说话难听的就当免费到动物园观猴了。抱着这样的念头,她点开帖子翻下去,读起了其中的回复。

“希望这次能看见校队在省赛有起色呀,新人新力量!好几年都一直输给冀云了,希望这一届有机会反超。”

“听说这学期校队还换了个教练?上次上体育课的时候,我舍友去第二体育馆那边帮老师推了一筐排球到第四体育场。她说第二体育馆那边的老师好像换了个白头发的年轻人,不知道有没有人见过?”

“我是排球社!的新队员最近好像一直都在训练,我看水平都蛮不错的哦。”

……

虽然都是正面的评论,但好像有点……

有点不太对劲。

伍妍继续往下翻,尝试从这些怪异的评论中找到共同之处。

是这样的,前20条评论都有些奇怪。但从第21条开始就变得正常了不少。相比之下,前20条评论像是……呃,水军?不是说很像刷出来的没营养的评论,只是感觉这些评论里都有几分生硬的复制感。虽然这些人都在就同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就好像根本没看到别人的评论一样,完全就是在各说各的。

“队长。”伍妍试探性地向对面翻着课本找资料做PPT的谷瑶呼唤一声,后者闻言扭过头来疑惑地应了句“怎么”,随即探头朝伍妍递近了点的手机屏瞄过来。

“这个帖子很奇怪,我觉得像水军发的。校园论坛上也有水军?没必要吧。难道是为了宣传排球队?”

“水军?”谷瑶显然没太听明白,伸手把伍妍打开的帖子页面划回了最顶层。她刚打算一条一条往下翻去,便看见了发帖人的论坛昵称。

喔。

她啊。

谷瑶心里咯噔一声,顿觉五味杂陈。但很快,她缓过来,不紧不慢地向伍妍解释起来。

“叫他们水军也行,就是难听了点,但其实没大差。那是新闻社的成员,平时他们在学校官方和校内团体及个人有需要时,就会出动来在一些平台帮忙做引流。这下是来帮我们排球社了吧。估计是江老师或者杜校长的意思。”

“……社团还有这个功能?”伍妍眨眨眼。

“一般是没有的。山河的新闻社之所以发展成这样,还得归功于一个人。”谷瑶耸耸肩,“新闻社的社长担负起了这个责任。看发帖的那个账号。这个账号是社长的私人用号之一。论坛昵称是菲利克斯,也就是,凤凰。中二吧?我也觉得。”

“别的不说,她的办事能力和效率都是一级的。你退出去再刷新一下论坛页面,估计还能看见四五个差不多的帖子。”

伍妍乖乖听话,退出来刷新了下山河大学天蓝色的校园论坛的主页面。

刷新后,数据显示这个帖子居然已经有了300多条评论。而按着时间排序稍往下翻翻,就又能看到几个类似于此的帖子。不是在问排球队的情况,就是问怎么加入排球社,有的还在问队伍里的具体成员的情况。最关键的是,发帖人还都不是同一人。

“……频繁更换账号发帖引热度,然后引发讨论。这时候只要有权威性的人员一出面推波助澜,就能成功实现引流。不同账号,不同内容,再动用一些管理权限上上热门和精华,是这样吧。”

伍妍对着屏幕上一串又一串的信息思考着,不自觉地咬起指尖。

“没错,就是这样,关注度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我和你说那番话的原因。做好心理准备吧,小不点。”谷瑶潇洒地一挥手,坐正身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前,和厚厚一大册金融学书籍打起了交道。

伍妍还想再问点关于“菲利克斯”的事情,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就将疑惑吞进了肚子里。

这仿佛又是前辈们彼此心照不宣的一个秘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