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鸣的雷声滚过晋阳城头,雨丝裹着未化的雪粒子扑在琉璃瓦上。
周玉安站在演武场高台,望着玄甲军铁骑在雨中操练,玄色令旗掠过她的眉间,恍若判官笔勾过生死簿一般。
三天前那场父子对峙,终是以周锦北解下虎符而告终。此刻那枚青铜虎符正贴着她心口发烫,烫得那些经年旧伤都隐隐作痛。
“世子,京都密报。”子然捧着信鸽疾步而来,竹筒火漆上印着朵半开的墨梅——这是清婉独有的标记。
周玉安碾碎蜡封,娟秀小楷在雨中洇开:“丹成,帝呕血三升,现已昏迷不醒。”她望着“婉妃日夜侍疾”几字,忽然想起那年中秋,洛清婉一袭素衣跪在她身前,求着自己送她入宫,助她报仇。
那个雨夜,她亲手将淬了蛊毒的玉簪插进洛清婉发间,她抚着洛清婉的脸颊,坚定的告诉她:“我不仅会帮你杀了他,还会帮你屠了他满门。"”
“报——!”斥候的铁甲撞碎雨帘,“潼关失守,南羌叛军屠城三日,现距晋阳不足百里!”
血沫顺着密函滴落,周玉安望着舆图上朱笔圈出的“潼关”,忽然低笑出声。老皇帝算尽人心,却算不到自己豢养的毒蛇早已调转毒牙。
顾苒君撑着油纸伞寻来时,正见那人立在烽火台上。玄铁面具遮住半张面容,余下半张浸在雨中,左眼尾的泪痣红得滴血。
顾苒君不知道当她得知周玉安的计划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只觉得天命何其可怖,一句国母批命,她嫁的人便要谋逆了。
顾苒君的身边跟着五六个武艺高超的女随从,既是保护,也是监视。
是的,周玉安和周锦北摊牌之后,也去找过了顾苒君。
顾苒君是顾氏嫡女,她的立场至关重要。若是顾氏肯站在她这边,那么入京之后的事情,便可以简单很多。
“夫君...”顾苒君将伞倾向周玉安,自己半边身子瞬间湿透,她抬起手,将手里的篮子举起,递给子然。
“父王让我送来参汤。”
周玉安转身的刹那,顾苒君瞥见她腰间新佩的螭纹玉珏——这是今晨周锦北亲自系上的。
传闻此物能号令漠北十二部,此刻浸了雨,倒显出几分狰狞兽相。
“顾小姐考虑的如何?”
那日周玉安告诉了顾苒君,她的野望在京都,她要做那万人之上的人。周玉安给了顾苒君三日时间考虑,同时也留下了六名随从。
顾苒君与之对视,紧紧盯着周玉安的眼睛。突然笑了笑,道:“夫君可曾听说过,当年婆罗道人给我批了命。”
周玉安看着顾苒君,等待着她的下文。
“婆罗道人说,我是国母之命。现在想想,倒真是灵验的很。夫君想要乱臣贼子,那妾身就陪着夫君推翻了这江山。总归夫君也姓周,这皇帝,那个周做的,那夫君的这个周,自然也做得。”
周玉安有些吃惊顾苒君的果决,她吃不准顾苒君的话是真还是假。但是无论如何,顾苒君明面上肯支持她,这对她而言,总归都是好事。
周玉安笑了笑,忽然指了指腰间的玉珏,道:“那么娘子,可知这是何物?”
说着,她突然又握住顾苒君执伞的手,引着去碰玉珏上的螭纹,声音带着一丝追忆,道:“当年父王用它换回三千战俘,如今..." ”
指尖触及冰凉的瞬间,顾苒君又被扯进温热的怀抱。周玉安的气息混着血腥气拂过耳畔,也拂过顾苒君的心:“如今我要用它,换这天下人再不敢轻贱晋阳。”
听着周玉安重新唤自己娘子,感受着她再次拥自己入怀,顾苒君的心突然安定了下来。她贪婪的嗅着此刻只属于周玉安的味道,声音坚定的回应着。
“无论夫君想做什么,妾身都会帮你。”
雨幕中传来战马嘶鸣,阿勒坦浑身是血冲上高台:“世子,老皇帝昏迷的消息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齐王反了,围了京都,现下正在逼宫。韩王铁骑突破落霞坡,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往京都去了!”
“果王呢?”周玉安松开顾苒君,站在雨幕之下,冷冷开口。
“回世子,没有果王的消息。”阿勒坦顿了顿,自从周玉成和夜郎合作袭击了莫雅之后,他就好像消失了一样,一点消息也没有了。
周玉安转动轮椅碾过满地泥水,玄甲令旗在雨中猎猎作响,大声道:"传令!玄字营换上太子亲卫服饰,寅时开拔落霞坡。地字营持韩王手令,把陇西粮仓烧了。"
她忽然握住顾苒君冻僵的手,将虎符塞进她掌心:"娘子可愿随我去潼关走一遭?这些日子,我很想你,一日也不想再与娘子分开。"
周玉安不知顾苒君的话,是真是假。所以此刻,只有把顾苒君带在身边,她才能放心。
也可能,她真的希望顾苒君可以时时刻刻呆在自己身边。
顾苒君望着那人眼底跳动的烽火,恍惚看见那年梅林初见时的少年。彼时他躲在竹帘后偷看她抚琴,此刻却要带她赴一场血色盛宴。
周玉安不放心自己,他还没有完全相信自己。顾苒君明白,但是她选择理解周玉安。
顾苒君回握着周玉安的手,温柔的应了声好。
子时的更鼓混着雷声传来,周玉安在密室换上银甲。顾苒君捧着药膏进来时,正撞见她脊背上交错的旧伤——有箭疤、刀痕,最刺目的却是左肩那道月牙形烙铁印。
“这是...”
"幼时进宫,我的好皇伯伯赐下的恩典。"周玉安嗤笑着披上中衣,语气嘲弄的回道:"他说周氏儿郎都该有此印记。"
顾苒君指尖抚过狰狞疤痕,忽然想起父亲说过,先帝曾用此法标记暗卫。那些所谓恩典,不过是烙在血脉里的枷锁。
暴雨拍打窗棂的声响突然密集,周玉安将顾苒君抵在兵器架前。
周玉安冰冷的铠甲硌得人生疼,可顾苒君却在血腥气中嗅到一缕梅香。